在低碳經濟趨勢下,低耗能的綠建築將成為未來建築產業的主流。
當台灣的綠建築正要起步,英國貝丁頓零耗能綠房子(BedZED),可以給台灣什麼借鏡?
遠遠的,就看到三層樓高的住宅區,每個屋頂上五顏六色、自然通風的煙囪,彷彿是抽象畫家米羅作品的立體呈現,屋頂的綠色花園結合太陽能光電板和停車場裡預留的電車充電站,使得這個看似一般住宅的社區顯得極為獨特。英國倫敦南方貝丁頓,在一片曾是荒蕪廢棄的污水處理廠址上,一個象徵未來低碳社會的生態社區,在這裡誕生。
忙碌的辦公室,意外的充滿熱情和活力。一組團隊正在拍攝紀錄影片,這是英國第一個全方位、也是最大的生態社區─BedZED(Beddington Zero(fossil)Energy Development)貝丁頓零耗能開發。
自從四年前興建完成後,己得了十數個建築、永續、能源設計獎,被當成英國,甚至世界零耗能社區和生態建築發展的典範之一。
一進門,牆上掛著一幅大圖詳細標明零耗能開發的多元面向,三個地球下,一個大大的問號,「我們如何能夠降低環境的衝擊,同時提升生活品質?」則一語道出BedZED的核心價值。
大鬍子,一副桀驁不馴的建築師比爾.登斯特(Bill Dunster)是整個零耗能生態社區的靈魂。還沒坐定,講話不到三分鐘,這個年少時就懷抱著太陽能夢想之屋的英國建築師登斯特,就開始綿綿不絕地從世界能源需求、中東和平、談到新的永續生態社區概念將如何改造未來世界。
*生態與高科技的結合*
「把BedZED,只當成零耗能、無碳排放社區,簡直是太小看我們,」登斯特一邊忙著否認,一邊忙著繼續畫他的建築設計圖,「這是一個全方位的永續發展社區,我們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活方式, 設計一個高生活品質、低耗能、零碳排放、再生能源、零廢棄物、生物多樣性的未來。」笑稱是來自年輕嬉皮時代的新世界觀,二十年前還在愛丁堡大學念建築時,就設計了一個太陽能夢想屋,當時被當成瘋子。
登斯特十年前和妻子在泰晤士河畔買了一塊地蓋了第一個希望之屋(hope> house),完全採用太陽能,外型仿若超未來建築的希望之屋,為登斯特今天的生態社區,奠下了扎實的研究和設計基礎。自許為未來永續生活文化的代言人,低碳社會的文化改造師,BedZED建築和開發團隊將夢想的希望之屋,在現實的土壤上實踐。設計團隊除了要能兼顧經濟、環境和社會正義,也將高科技和生態的設計結合在一起。
設計師把生命的三大重要元素,陽光、空氣和水,和現代人為建築重新有了永續的對話。
*陽光*
為了讓生態社區能夠真正符合零耗能的理念,除了發電則幾乎完全靠廢舊木材燃燒的在地汽電共生站,所有的房屋都是朝南。屋頂的流線型設計,是為了夠取得最豐足的陽光。家家戶戶都裝上太陽能光電板,家中的熱水和電車充電都來自暖暖的陽光。雖然是在冬天寒冷的英國,但是BedZED卻善用設計,沒有任何天然氣中央暖氣系統。所有房屋都採用高質量的絕緣材料,每座房屋有將近三百厘米厚的牆壁,保證吸收的熱量在五天內不會消散;窗戶的玻璃有三層,盡可能多地吸收熱量,而屋頂花園的植物(一種稱為「景天」的覆蓋在屋頂的半肉質植物),不僅有助於防止冬天室內的熱量散失,夏天開花時,整個生態村就成了一個美麗的大花園。
*空氣*
*水*
從十年前第一棟太陽能夢想之屋開始,十年一路走來,登斯特和他的團隊,卻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。但現在,登斯特過去的努力終於為他奠定領先者的堅實基礎。
英國政府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,設下轉型為低碳社會的國家目標,要在二○五○年達成溫室氣體減量六○%,而同時要做到不影響經濟發展。同時達成未來二十年英國預定要提供兩百萬新的可負擔住宅的目標,幾乎使得興建零耗能開發計劃,變成最主要的市場誘因,而許多配套的鼓勵和低碳的政策措施也陸續出籠。